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海涛
王海涛WangHaitao,资深传媒人、策展人,曾多次策划、组织建筑、艺术、空间设计、陈设艺术设计交流活动。2008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设计艺术观摩展评委。陈设中国-晶麒麟奖组委会秘书长。中国室内装饰协会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能随波逐流。我个人非常强调对自己的要求,清楚自己的"属性",我的工作是与设计师交流,或为大家传达一种设计理念,我会在这方面告诉大家我的主张是什么。我深信一句话:没有去深入了解一件事物就没有发言权,因为在没有了解清楚事物之前就去妄加判断,你很可能会成为一个"杀手"。
——王海涛
记者:王先生您好,作为中国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目前您的工作状况是怎么样的呢?
王海涛:我的工作基本上都是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不是很具体,目前的工作最主要的是负责2011"陈设中国--晶麒麟"奖的参赛,以及最近的评选,还有12月11号的颁奖盛典,这是当前最大的工作。平时的工作主要是负责一些陈设艺术设计师活动,或者是行业交流、国际交流、图书出版、包括陈设艺术设计师培训等,这几个板块的工作都在做,事务性的工作是为主的,同时这几个板块是我必须要做的日常工作。
记者:您是如何理解陈设艺术的意义与原则的?
王海涛:陈设艺术的意义我觉得可以用这几话来概述:"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艺术品功能化、功能品艺术化",这也是我们陈设委的主要宗旨。它的原则,其实我觉得这个词好像有点不太贴切,陈设艺术本身是室内延伸开的,一般称作室内陈设,有了空间大的风格之后才会延伸到陈设艺术的方向、格调,例如是白色或者是灰色,然后在一些艺术品上会有一些选择的趋向,比如说是东方的还是西方的,是实用的还是艺术的。各方面它会有一个大概的方向,所以说陈设艺术的原则实际上是从室内空间的设计风格进行安排的。
记者:"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您对这个观点是怎么理解的?
王海涛:对于"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这一观点的理解,其实一开始我倒没有怎么往深了去考虑这个问题,我只是觉得一个人要对自己的生活有个要求,只是考虑满足了物质,不去追求精神上的一些享受,完全让自己变成一个为了生活而生活的人,忽略了精神上的追求,就不会有"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境界。
我在和香港最着名的设计大师陈幼坚以及台湾的林振中老师探谈过这样一个问题,我问人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陈幼坚老师认为生活最终的意义是"享受",如果一个人只想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可以不用努力也能活下去。而一个人的努力奋斗最终的结果是要达到"享受"的目的,去享受生活、享受幸福、享受爱情和亲情的感觉,所以说生活的最终的意义就是"享受"的过程。台湾林振中老师认为,一个人可以在金钱与物质上不是很富有,但是他一定要够"优雅",要优雅的生活,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内心都会有一个"优雅"的姿态,让自己活得很有个人方向。我觉得他们两位的观点让我更深刻的理解"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这一观点。
记者:家具是室内陈设艺术中的主要构成部分,灯具在室内陈设中起着照明的作用,两者是不可或缺的,请您谈一下家具设计和照明设计与陈设艺术有着怎么样的联系?以及它们与陈设艺术是如何融合的?
王海涛:我觉得家具和照明设计其实都是空间设计的一个延续,当然要单纯的从家具和照明设计来讲,在学术上有比较清晰的分类,陈设艺术实际上是个生活艺术,我们经常会讲陈设艺术设计师是生活艺术家。家具和照明设计与陈设艺术的联系我觉得就像一个树和干的关系一样,室内设计可以比作树干,陈设艺术就是树枝或者树叶,照明设计与家具就是供给它的一些养料,它们是互相烘托、互相补给、缺一不可的关系。
记者:现代家居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绿色和低碳,您觉得艺术化的生活和绿色低碳生活会发生矛盾么?两者是怎么结合的。
王海涛:我认为艺术化的生活和绿色低碳生活并不矛盾,绿色低碳是未来的一个大方向。其实我觉得绿色低碳不是我们现在每一个人一定要去做的事情,而是生活当中就应该存在的事情。2010年我曾经参加过美国的一个绿色协会叫GreenGarden,是做室内空气检测的,2009年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叫绿色和平组织办的论坛,也是探讨绿色的,这个论坛的主题对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企业、任何个人都没做任何限制,谁都可以来参加。那次论坛邀请的是可口可乐全球总裁,在论坛现场德国的绿色和平执行总裁与可口可乐公司总裁就绿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他们的讨论中我得出结论:绿色和低碳不是我们要绿色要低碳,而是生活要处在绿色低碳当中,我们出生的时候应该面对的就是绿色低碳的生活,而不是作为我们追求的标准,它应该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生活状态。
前几天在陈设委组织的"陈设中国"论坛上,来自台湾的石大宇先生介绍了他设计的关于竹子的艺术家居产品,他说这个设计完全是绿色有机的,所以我认为绿色和艺术其实就是一体的,没有任何的冲突,艺术状态就像我刚才讲的绿色低碳一样,人们生来就应该拥有。
我曾经跟艺术家艾未未探讨过"每个人生来都有成为艺术家的可能吗"的问题,艾未未说每个人生来就是艺术家,只是平时在生活、工作、学习当中消解了成为艺术家的可能,他认为艺术是被消解的,而不是被增长的能力。东京F1赛车运动员戴得头盔上,是日本一个七岁的小女孩画的一幅画印在了上面, 所以我觉得孩子本来天生就有那种能力,只是可能在教育当中或者是生活当中消减了成为艺术家的可能。归根结底,艺术化的生活和绿色低碳的家居生活一直都是结合在一起的整体,很植物、很原始的东西也是艺术的一部分。这就回到了一个大的话题,到底什么样才是真正的艺术,我觉得真正的艺术一定是不伤害大自然的,有一个活动叫时尚的牺牲品,一些人为了追求衣着的华丽时尚,把貂皮作为服饰来装饰自己,虽然看上去很华丽,但背后却牺牲了很多动物,而这种伤害就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就算再美也不会是一个好的艺术品。所以我认为好的艺术品一定是没有任何伤害,对任何生命都是很尊重的。
用心去感受即使是风干的树叶和莲蓬也透着自然美的艺术气息
记者:艺术家居品是不是都追求色彩?
王海涛:艺术家居品不一定是要追求色彩鲜艳,很多人来我办公室的时候总是会说,你的办公室怎么感觉很空。对,除了我的本子是红色的和我的衣服有颜色之外,其它的都是黑色和白色,这些都是最简单的颜色,但没有人说不艺术。窗台上面是一些植物,那是我在路边捡的树叶,这是有一个工人在路边卖的莲蓬,我觉得挺好玩的,就买了两个,它们自己就慢慢变干形成一种自然的美感,来装点了办公室。这些植物的色彩是大自然给它的色彩,办公室布局的颜色都是白色和黑色的,整体感觉却散发出自然美的艺术气息,所以我认为艺术化的生活不一定是要有五彩缤纷的颜色。当然,颜色的选择还要与环境相结合,与个人的感觉也有一定的关系。但却不一定说有颜色就艺术,没有颜色就一定不艺术,我不这样认为,因为很多艺术品都是有自然肌理的。
记者: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艺术产品是用来摆设和珍藏的,往往实用性不强。艺术性的家居产品虽然美观但不够实用,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王海涛:其实真正的家居艺术品不一定是买不起的,每个人从内心应该都有对艺术品最基本的认知,艺术品它不是一个够不着摸不着只能顶礼膜拜的东西,这样就脱离了艺术品最基本的特征,人人都应该消费艺术品,成为艺术品的拥有者和使用者,而不只用来观赏收藏,仅能供观赏的家居艺术品不会属于主流。
2011年3月,我为《艺术与设计》杂志写了一篇评论,是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之后提出来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相关内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实行"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三馆开放的政策,艺术馆开放时,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从这个高雅的殿堂去获得快乐,不知道怎样与艺术建立默契的关系。今后有了三馆开放的这个平台,人们就不再会认为艺术品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就像刚才所讲,简单的东西都可能成为艺术品。艺术性的家居产品同样具有实用性,一个物品只要是在成为艺术品的情况下它一定会有成为功能品的可能性。
记者:目前最流行的陈设艺术风格是什么?您对这样的风格有什么样的看法?
王海涛:最流行的陈设艺术风格是什么我觉得这是不能一概而论的,这要从陈设艺术的整个历史或它的创造背景去谈一下,在进行陈设艺术设计时,它包含空间、环境、氛围、季节以及人和物的因素。
中国的陈设出现的比较早,在汉代就提过"陈设"这个词。而日本皇宫在陈设方面是最讲究的,在每个达官贵人家都有一个很大的库房,用来存放家具用品,随着四季的变换家里会摆出适应季节的不同风格来。再比如说一些活动,电影颁奖典礼之类的,或者是结婚典礼,会有一个相应的现场氛围,不同的氛围会有不同的陈设艺术风格,所以我觉得很难去定义陈设艺术最流行的风格是什么,它是根据大的空间背景来设计的,陈设艺术品一定要符合这个空间,它们的风格是不允许相违背的。
记者:现代家居设计整体的主流风格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王海涛:我认为很多人没有找到自己的想要的东西,许多人去装修设计房子时,都忘记了一个主题--谁来使用这个空间?这个是最关键的。在国外就很注重这点,几万块钱完全委托家装公司设计,直接住就行了,在国外这是个很可笑的事情,自己住的家都要让别人来安排,他们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但在中国大家好像更愿意接受这种文化风格,喜欢千篇一律的所谓的"流行风格",这些反而变成了我们设计的主流风格,实际上家居设计的主流风格不应该是这样的,它是多种多样的,如有中式、巴洛克、洛可可、新东方主义、新古典主义等,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新装饰主义,或者是混搭的。
其实我觉得没有所谓的主流风格,一切应该以人为主,根据个人的身份喜好各方面因素,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的主题风格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我想家居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每个人从内心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能够把家居空间根据自己的心情状态去设计,做到与自我相匹配。
记者:请您从陈设艺术出发,谈谈您对现代家居设计的建议。
王海涛:我认为在家居设计方面很多人都忽略了对整个历史的了解和运用,在文化上很多人一直在一味的随波逐流,把简单的设计复杂化,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炫耀的目的,这种既浪费又不环保的做法,一定会被淘汰掉。我觉得现代家居设计应该多重视"新人文主义",那才是真正的新主流方向,中国在魏晋的时候就出现过人文主义之风,而且非常的严重,那个时候的艺术和文化是百花齐放、百花争妍的,每个人都很尊崇自己的内心的追求,不盲目的追求潮流。所以我觉得家居设计的风格,未来设计的变化,应该处于新人文主义状态之中,它给了现代家居设计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相关链接:什么是新人文主义?
新人文主义的核心是尊重人性,理论基础是人性论。关注的是人的潜能,感官和感情的欢乐和痛苦,最重要是人的思想境界的不断提升。
这是一套只有56㎡的小蜗居。但房主人并没有因此降低他们丝毫的生活品质——在厨房里做饭也要享受音乐,客厅虽小也不能怠慢了客人,而且还要装饰出最爱的田园风格……这么多要求,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呢?设计师:子非鱼
每一寸都安排得很紧凑
只有56平米的小房子,每一寸都被安排得十分紧凑,但整体上看还是很整齐的。
用智慧让生活更轻松 56㎡紧凑温馨小巢